龐克(PUNK)一字出現於七零年代初美國地下樂團雜誌,而後來在英國發揚大。

七零年代中,英國由保守黨執政,經濟低迷,國際油價高漲,罷工、失業者充斥街頭,
以勞工階級為主的青年提出反商業、反社會及無政府主義的意識型態。

他們崇尚個人的自由,DIY 的精神,以暴力行為及濫用藥物吸引社會注意。
而在音樂環境方面,1975年英國流行樂壇充斥著唯美、華麗的迪斯可(disco)舞曲,以舞台效果及歌手裝扮取勝的華麗搖滾(Glam Rock)及將古典樂及搖滾結合的藝術/前衛搖滾(Art Rock/Progressive Rock) 。
受到非主流音樂(地下樂團)影響的年輕人,對無病呻吟的迪斯可,光鮮造作的華麗搖滾和冗長沉悶的藝術搖滾感到不滿,紛紛組團創作吵雜、節奏快速的歌曲,發洩生活的苦悶。
他們不娛樂大眾,更不強調技術面,所以有所謂的”三弦哲學”和”三人成團”的口號—— 只要你找得到兩個人,吉他只要會彈三個和絃,就可以組團了。1976年龐克曲風威脅了主流地位的音樂,許多唱片公司紛紛有意與龐克樂團合作,在這股風潮下,許多樂團與歌手紛紛往自己貼標籤,趕搭龐克列車,但在1977年,一方面社會保守勢力對龐克族激烈反撲,另一方面許多知名的龐克樂團陸續和大唱片公司簽約,與原本創立的宗旨“反商業”背離了,加上龐克打扮,開口閉口改革的樂手到處都是,原創又充滿爆發力的龐克樂逐漸變得正常,不再震撼一般大眾,龐克運動於是在七零年代末逐漸失去廣大的影響力。
後來就如我們所見,我們對龐克的印象只剩下皮衣、安全別針、刺蝟頭、嗑藥、暴力......

龐克(punk)文化除了表現在誇張的服裝造型或刺耳的搖滾樂之外,事實上這個青少年次文化和視覺藝術有極密切的關係;紐約的龐克樂手和藝術家的生活圈子是重疊的,藝術家從Andy Warhol到RobertLongo都曾組織搖滾樂團自娛;倫敦的龐克更是英國藝術教育制度下的產物。


在倫敦藝術學校求學八年的Malcolm McLaren因為知道自己畢業後沒有機會晉身藝術家的行列,於是偕同Vivienne Westwood(英國龐克教母)和JamieReid策劃了一場敲詐唱片工業的計謀,而他們使用的,正是求學時期習得的前衛藝術團體「國際情境主義」的策略。

McLaren找了幾位叛逆的年輕人,組織團名為「性手槍」(Sex Pistols)的龐克樂團,並以精英式的反藝術計畫,和時尚設計師,也就是他的老婆Vivienne Westwood,在倫敦經營一家名為「Sex」的精品店,他們粉碎了當時的審美觀念,提出「衝突打扮」(confrontion dressing)將舊衣服重新穿上,運用撕裂拉扯的破碎效果,別上許多別針,最後再搭配一頂優雅的黑色紳士帽,如此矛盾與不協調,卻反而讓人感覺創意十足,當然也帶動了倫敦街頭的流行文化,在公共場合、大眾媒體上製造混亂,當政者覺得頭痛 ,但卻在景氣蕭條的1970年代,為英國失業的年輕人提供了宣洩之道,其過程也成了最受爭議的文化文本。

這個流行文化史上不容忽視的事件,啟發了世界各地的年輕人,當他們發現利用龐克的意 識形態可以成功煽動青少年後,便延襲相同的手法在世界各地製造風潮。1990年代,美國 加州的龐克樂團Green Day等人獲得全球性的成功,為龐克文化重新注入活力,臺灣中部的「無政府」為首的「龐克」青年便是受到他們的影響。

龐克服飾原本屬於「街頭流行」的一支,但在設計師Zandra Rhodes的引進下,進入「高級 訂作服」(haute couture),亦即「名牌」的設計元素中,屢屢在時尚循環中出現,龐克服飾打破時尚理論中「上行下效」(trickle down)的規則;不過被消費主義收編後,龐克服飾已完全喪失原本對抗量產(mass-produced)成衣的意圖。

由於英國龐克來自藝術學校的傳統,新一代的藝術家Damien Hirst、Gavin Turk很自然地 將其視覺要素納入創作中,龐克和視覺藝術在1990年代產生結合。說龐克精神是鬥爭,其實是被允許的。龐克文化的出現,說明了後工業時代,人民求新求變的渴望,讓舊有保守封建思想徹底瓦解。同時也突顯了這些故步自封的陳舊封建存在近千年來的矛盾。

龐克精神對於當時的英國社會與政治所帶來的迴盪,乃至影響至其他國家,造成一場後工業革命及思維改造運動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deto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